展览策划为何越来越难?
展览策划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走过了非常热闹的光辉历程,值得欣喜的是,在策划的意义上获得了丰富的资源积淀,为研究这些年的展览策划带来了无限活跃的话题,展览机构和展览场所都在不断激增,各种展览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像走马灯似的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展览越来越多了,展览策划也变得越来越难,怎样让展览在观众的眼前豁然一亮,吸引观众参与其中,确实也越来越成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巨大压力。
对于公立机构来说,经费收支和管理越来越严格,就像一把双刃剑,曾经可以东挪西凑的有关开支,在获得某种规范和秩序的同时,也不像曾经那样充满了灵活性,而不同展览面临的情况可能千差万别,像生产线那样标准化操作的理工科思路,在相对复杂的展览策划中可能会遇到某些环节的难题,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在公立机构的展览经费运作方面,越来越多的声音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相信身在其中的人们体会必深。
私立机构的展览活动,在商业利益的前提下也不得不更加精打细算,如果把展览作为在商言商的一个项目,那么“投入—产出”的相关预算、决算是必须的,每个项目、每个环节在经济学的场域里越来越清楚了,在系统论和社会学的场域里却未必如此,当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具体展览的“亏损”或“盈利”的时候,有关决策者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精力从更为宏观的立场上运筹帷幄,尤其是展览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私立机构的生活水平的时候,只有那些“盈利”的展览备受瞩目,这也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今后的展览策划,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借用一个流行词“众筹”也许可以用来描述未来动向之一,展览构成的主要元素,无外乎作品、场地和观众,在艺术家、展览机构的资源组合中,这种“众筹”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这个前提下的展览策划,至少有三种格式:
一是“公益型”的“众筹”。比如,以“公益”为基调策划一个展览,邀请艺术家提供作品,要求是配好框,能够直接上墙展示,为了吸引观众,还要求艺术家现场挥毫,艺术家当然不便于拒绝公益,有“义务”主动承担相关费用,甚至作品的说明牌、前言版这些“小开支”,也要摊派到艺术家头上。这个过程,就是以“公益”为关键词,实现了向艺术家的成功“化缘”,艺术家也没话可说,因为帮你举办展览,就是在帮你宣传,你在参与“公益”的同时,也做了一次硬广告。
二是“慈善型”的“众筹”。比如,各种形式的“慈善拍卖”及相关展览,其实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态,尽管其中不乏优秀艺术家的好作品,但也看到一个现实就是,某些不那么精彩的作品,也在“慈善”的前提下提高身价,如果说“公益型”的“众筹”是用社会良知感动艺术家倒贴腰包,那么“慈善”活动中的一些浑水摸鱼现象,则是向参与购买艺术品的买家们发出了“众筹”的筹码,而这种活动,也成为某些艺术品在社会良知的感动下悄然抬高身价的一种方式。
三是“效益型”的“众筹”。向展览要效益,对于私立机构而言,就是非常直接的经济效益,对于公立机构,特别是在美术馆、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之后,主要话题是社会效益,衡量社会效益的指标有很多,比如展览的观众人数,在传统思路下,这是衡量一个展览是否有影响力的标尺之一,私立机构的展览,完全不需要这么做,就像商场中的情形那样,逛商场的人数多,并不意味着成交额就多,经济效益取决于真实客户的成交量,至于潜在客户固然重要,毕竟只是一般将来时。
适应了举办展览开幕式的机构和艺术家们,是否敢于尝试举办展览闭幕式?在这个热开幕、冷收场已经司空见惯的展览领域,勇于张罗开幕式已经不稀奇了,大胆尝试在展览闭幕的时候邀请嘉宾,共同回顾展览举办期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那些跃跃欲试的青年艺术家们提供“成功”经验,这才是真正的创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