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热潮能否持续加热非遗力度
尽管非遗市场看似前景红火,但是试想传承人缺失的非遗未来将会怎样?非遗展会失去了核心内容还有什么举办的意义呢?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城镇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加速的背景下,村落的消失导致文化土壤的丢失,众多非遗传承人离开本土,文化传承在市场的氛围中因商业要求而面临着变异与新的消亡,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又导致传承变为单线,使得众多非遗技艺传承的脉络更加脆弱。
国家级潮绣传承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康惠芳向记者表示:“目前,广东省像我这样的国家级大师只有两三个,而我们却连传承接班人都没有,目前跟我学习的有十几个人,但最小的学生也已经四十多岁了,而且他们所能做的也仅仅只是一些简单的刺绣,我的两个女儿都没能继承这项技艺,我是有心教学却没有合适的学生资源。”针对这一问题,刘宇对记者说,目前全国做料器的大师不过三人,作为其中之一,将近50岁的年纪到现在却没有一个学徒,他对料器这门手艺未来的传承表示担心,并表示如果传承乏人未来料器会面临失传的危险。
尽管王志江表示已经教过上百名学生了,可是可以单独制作的少之又少。他表示:“我带过不少学生,但是能坚持学习的很少,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凭着一时的兴趣学习,但是内画艺术是件很苦的手艺,耗时、费力,所以很多人新鲜劲儿一过去就不想学了。”
很多时候大家喜欢把非遗定义成缺乏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遗产,而现在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以及越来越多的非遗展会是对非遗的拯救,非遗宣传、非遗展会固然是将非遗推向市场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想让非遗找到真正的春天应当在不失掉非遗技艺本真性的前提下,鼓励非遗项目走向市场,这样不但给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也会让更多的人感知它、接受它,这是保护非遗使之不被遗忘的最好选择,也是让更多人肯投身非遗传承的最好途径,同时也是推动非遗走出困境的必然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