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教育之代入感
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于5月底在上海落下帷幕。
喧嚣之后的沉静中,思虑会展教育的某些症结,同往届相比,来自行业、高校等的众多人士普遍感受到本届大赛有了质的的提升,抛开别开生面、花样繁多的表现手法不说,本届大赛更多运用了与时代同步和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现代科技手段,内容表达方面逐步触及会展产业链的纵深空间,如二维码的普遍运用、目标观众组织、智能展品和技术的体验、展会活动的风险和成本控制等。
这一切清楚表明,我国会展教育更加注重实务,用当前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
但在比赛中场休息间隙,部分带队老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专家评委在点评和打分时过多地强调了现场表现,对于学生们的精心策划以及在组织论证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得不到相应的肯定而感到委屈,这些带队老师得出情绪化的结论:是不是谁在舞台上表演得好谁就能拿奖?
此质疑似乎可概括为:是策划方案重要还是现场表达效果重要?而由此引发出的另一个问题则是:会展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当前中国教育界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人才教育的结构性问题——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性差异,其中,不仅有学科设置的差异,更有培养理念和方法的差异。
为寻找到适合的答案,我们可以设定这样两个场景:在华尔街,有众多胸怀创业之梦的年轻人,执着于万丈雄心,用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挥洒着创新之能,披肝沥胆,夜以继日地撰写、论证、润色着他们认为最为顶尖的创意策划书,在投出大量电子文档、经历过无数次的拒绝之后,这些年轻人终于获得与风投公司或大公司总裁见面的机会,检视一番自己的行头,怀着忐忑的心,迈入不可知未来的大门,多则三五分钟,一番慷慨陈词之后,大多铩羽而归,随后,他们的电子策划书被删除,纸质计划书被扔进了废纸篓。
相同的尴尬在另一个场景中再次呈现:政府采购中心大厅,投标公司在约定的时间内,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焦虑地等待在开标前的全方位监控镜头下,另一个房间里,经过随机抽取的专家组在审视着一封封多达上万字的标书,技术标、商务标、报价总表等,间或专家们眼前一亮,通知略感兴趣的投标人入内答疑,而答疑时间大多很短,要求很苛刻。
同样的场景在社会各个层面和领域演绎着:一份规划书的提交、一个课题的申报、一个项目的立项……而扮演投资人角色的则有:政府、银行、风投、基金、公司、老板等。
试问:旁征博引、花团锦簇、美轮美奂的策划书或投标书与临门一脚的表达技巧,孰重孰轻?演示者、答辩者、投标人难道是方案或标书的简单复述者?言简意赅,优势突出方能杀败竞争者,给投资者以信心,让投资人实现自己的梦,更需要把握好“黄金十分钟”。
因而,增强会展教育过程中的代入感,是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无论借助于何种方式,在指导学生策划项目方案时,重要的是将学生设定为未来的会展创业者、项目主管或经理,在实际教学过程或者大赛中,让学生明白,他们所面对的不是评委专家、老师或同学,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投资人,这些学子学业成功之梦,需要在几分钟之内提纲挈领、优势突出、技高一筹的表达中来赢得“投资人”的青睐,别无他法。
而在会展更高一级的人才培养中,如MBA、MTA等,由于其学生大多来自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高管,增强其代入感的方式是设定他们为投资人,学习如何判断项目创意的优势、差异性、风险控制能力和成本意识等。
如此,何来“从方案到方案”,象牙塔内转圈圈之虞?或许,同样为解会展师资之痛提供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