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策展人的角度观赏展览
展览,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框框挂在墙上的形式,却不甚了解展览本身的内涵,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朱炯,却提出了另一个观赏展览的角度,着实新鲜:以策展人的角度看展览。
展览不仅是把照片挂在墙上
朱炯说,现在手机、数码相机的普及率极高,摄影早已太过寻常了,但通常大家对待拍摄的照片,也就是传到电脑里用显示器看看。当你希望把照片冲印出来时,就不太一样了,你会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印制纸张的材质、照片冲印的大小等等,当你想做一个照片展的时候要想的就更多了:装裱外框的颜色材质,多张图片排列组合的方式,甚至是能够表达什么艺术效果或美学理念。
专业的艺术家在举办展览时,对于展厅选择、布展等方面,自然更为考究,据朱炯介绍,这些装裱、设计的环节,通常是作者和策展人共同完成的,策展人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专业策展经验来提供建议,比如作者向策展人描述,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达到某种效果,策展人就要根据他的想法,调整展览灯光的冷暖色调、照片的尺寸、背景墙颜色等。
“展览绝不仅是把照片都挂在墙上。”朱炯否认了我们通常对于展览的理解,她向编者展示了一张她参观过的某展览的照片:在展厅外的过道上,挂着一幅印在半透明的布上的画,画布下垂到离地面只有半米的地方,画布下还有孩子们跑来跑去在玩耍。“这幅参展的画,是当天最受欢迎的,每个人走过来都想去摸一摸,你就可以看到,展览的设计需要在画幅、材料、展厅布置等多方面考虑,不光要展示作品,也要吸引人。”
除了摄影展、美术展,其他艺术展的策展,也是艺术家的创作延伸,很有意思的是,一个艺术家将古堡设计为了展厅,朱炯介绍说:“在欧洲,有一些闲置的贵族古堡,这个房子卖得很便宜,但是假如它墙坏了,你要去找跟它匹配的17世纪的砖来修,一般人都搞不定,所以买的人很少,有一个购买人,把它收拾成了一个艺术展厅,古堡内部本来就很有艺术感,展览效果非常好,展览的收入也可以用来维护城堡,一举两得。”
把整个展览当作一个艺术品
除了印制、布展这些策展的“表面功夫”,朱炯说,一个好的策展人所带给观众的,还有一种跟展览主题相融的艺术理念。同时,作为观众,想要获得深层的观展体验,比如领悟到一些特别的艺术理念、受到美学震撼,也需要学着以策展人的眼光观展,具体来说,就是不要把目光局限在某一幅作品上,而是试着提炼整场展览的主题,欣赏整个展览空间所展现出的艺术理念等。
为了详细讲述,朱炯给笔者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人物很多,画面聚焦在中央的美国前总统里根脸上,他表情凝重;里根夫人则低着头很无助地站在他身后,朱炯又拿出一张照片,是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一个女人呆呆地望着天,而他身后一个男人低着头,将脸埋在女人的肩上。
“如果你把他们只当一张照片看,探讨景深、焦距就没什么意思。但是你站在策展人的高度去想,为什么要把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他是不是要表达更多的意思?这里一张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照片,女人躲在男人身后;一张2001年的照片,男人藏在女人身后,这时你会有一种“随着社会变迁男女关系也在变化”的感触。”
究竟怎样系统地把握“策展人”角度,朱炯解释道:“有两点是值得注意和思考的:该次展览的主题与内容的关系,和展览空间与艺术理念的互动。”
为了说清如何“带着策展人的眼光”,朱炯又向笔者展示了一些她拍的各种展览的照片,一个是太空摄影展,展出的是许多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照片,照片外的背景色是黑色。“你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欣赏一下环形山照片的话,也没什么特别的,但你要想着自己是“策展人”,你对照片之外的展览空间也有兴趣,这个小展厅是一间暗房,会给你一种置身在地球外的错觉。重视“展览空间”,也带给人更多的观展体验。”
另一个摄影展,展出的是一些上世纪80年代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被零散地摆在一张浅色木桌上,上头还压着个玻璃板,整体风格很有年代感。相片内容也饱含了那个年代的色彩:大波浪短发的年轻妇女,手扶着自家刚买的冰箱;一家老少围着一个小电视合影等。这些照片的原作者已不可考,是策展人从一些废品站收购的没人要的垃圾。
朱炯讲解:“你随便一看的时候,觉得这些照片的原作者又不是名家,拍摄内容也没什么别致的地方,但你是“策展人”,你知道放照片的空间也是展览的一部分,这种木桌和玻璃板本身就体现了年代感,加上照片中反映出的大家对冰箱、彩电的重视,就把个年代的家居风格、经济背景都浓缩展现了。”
这样,观众通过自己提炼展览的主题,对展览进行整体的欣赏,加上对布置结构、装饰风格的体味,就能更深层地感受作者和策展人想要表达的内容、意境、感情和相关的艺术理念,“把“整个展览”当成一个艺术品来欣赏,能获得一种新的观展体验。”朱炯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