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展馆”如何讲好中国侨都故事?
“一个展馆”是江门打造中国侨都品牌的“十个一”内涵之一,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江门华博馆”)是广东省第一个以国内外华侨华人文物为内容的综合性华侨华人博物馆,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一个展馆”计划将江门华侨博物馆与江门博物馆合二为一,打造成为国家级的代表中国华侨史的权威展馆。
那么,“一个展馆”究竟该如何讲好“中国侨都”故事?近日,记者从江门市博物馆处获悉,为扩大江门华博馆的影响力,预备三年后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做好申报前的“热身”,今年起,华博馆将根据国际一级博物馆的申报条件,完善馆内硬件措施和软件措施,并积极筹办有影响力的文物展览,通过“展览进京”、“展览进港澳”、“展览到珠三角”等方式,扩大江门华博馆的影响力。
现状:馆藏华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
沿着院士路直走到尽头就是江门华侨广场,江门华博馆就坐落在广场的右侧,这在江门已是家喻户晓。江门华博馆于2010年11月6日落成,正如馆内展览“根在五邑”所展示的,这里可谓江门在海外10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万侨胞的“根”,自落成以来便备受海内外乡亲关注,每年参观的游客中也有不少为海内外乡亲,作为广东省第一个以国内外华侨华人文物为内容的综合性华侨华人博物馆,展览规模较大,华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馆藏文物约3万件套,已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华侨博物馆。
“被船舱的蜡像华工吓了一跳,还以为是真人!”这是很多游客经过华博馆重现当年华工出洋坐船的船舱时的感受,走进华博馆,不仅能够看到详尽的历史文字资料,多个场景的重现也让游客身临其境,更直观地触摸那段华工出洋谋生的血泪奋斗史。据悉,华博馆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利用现代科技手法,采取声、光、电等技术,配上恰当的场景制作,整个展览分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侨乡新篇、华人之光六个部分,全面展现五邑籍华侨华人在海外的艰辛创业以及回报家乡的感人故事。
“江门华博馆起步较早,也得到海内外乡亲的鼎力支持,踊跃捐赠文物,以及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影响力不减当年。”江门市博物馆副馆长黄志强介绍,每年江门市政府拨款100万元作为征集文物的经费,这在省内除了广东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和珠海博物馆以外,在地级市里,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2013年6月,江门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分管陈白沙纪念馆、江门华博馆、陈少白故居、新宁铁路北街遗址和钓台遗址,而对于江门市博物馆和江门华博馆两个名称,市民更熟悉的是江门华博馆,黄志强馆长介绍,虽然是两个名字,其实是一个馆。
计划:2017年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今年的江门两会提出“中国侨都”品牌后,“十个一”的内涵也在各相关部门的落实下逐渐丰满。记者获悉,2015年江门市文物工作的要点多点围绕“一个展馆”的建设做铺垫,其中一个大工程就是促进江门华博馆升级,力争申报创建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据悉,全国现有3000多个国有博物馆,根据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晋级”标准,国家一级博物馆所占的比例为3%,也就是全国只有约90多个名额,即使入选,也有可能面临“降级”的可能,2013年北京天文馆、抗美援朝纪念馆、厦门华侨博物院、中国海军博物馆就因评估未达标准遭降级。“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非易事,不仅要进行硬件升级,还要在软件建设上下功夫。”黄志强说。
江门市2015年文物工作要点提出,为做好申报准备,江门市华博馆将从两大方面“增容”,一方面是拓展场地,完善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硬件措施,包括:扩建文物库房,保障文物安全;增建临时展厅;门面升级和增建游客服务区域;建华侨荣誉室,“华侨荣誉室是专门为捐献华侨文物的华侨设的,既感激他们参与建馆的赤子心,这里也是他们的根。”黄志强说。
另一方面是升级软实力,一是办好展览,让展览来诉说“中国侨都”,主要包括:升级改造现有的固定展览《根在五邑》;加强合作和交流,把华侨主题的展览在更高的平台展出;二是提升科研实力,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华侨文物研究中心建设,充实相关专业人才,深化华侨文物研究。
黄志强分析,从目前“上榜”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情况来看,除考虑博物馆硬件、软件是否达标以外,也会结合区域性、独特性等因素,目前广东省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有广东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中山故居纪念馆三家,还没有华侨博物馆入选,“中国是华侨大国,广东是华侨大省,从区域性和独特性来看,完善了硬件、软件后,晋级的可能性非常大。”
攻坚:人员缺口最大,未有高级职称
比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几个大方向要求,黄志强介绍,目前华侨博物馆在国内同类展馆中规模较大,建筑面积要达到一级馆“建筑面积至少10000平方米”的硬指标不难,馆藏文物数量达到5万件套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征集。“馆藏文物的含金量是博物馆的血脉!”黄志强表示,接下来仍将继续在收集文物上下功夫,去年年底江门市出台《江门市博物馆文物藏品征集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文物征集工作,征集也“有规可依”。
然而,人员结构、总数的差距却让黄志强最忧心。据悉,目前广东省内三家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在编人员均在100人以上,广东省博物馆甚至达200多人,但江门博物馆的在编人员只有18人,远远低于省内现有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的人数,差距比较大,黄志强也深感无奈,江门博物馆五个分点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仅靠18个人维持,大家每天的工作基本都是围绕日常的开放参观、设展等展开,有时一个人要兼几个职位的工作。
“此外,人员结构差距也比较大,目前江门市博物馆还没有高级职称、正副研究馆员等高级人才。”黄志强坦言,由于当下人员的缺口太大,很多工作无法开展,更难分身进行文物科研研究,希望接下来能够找到突破口。
热身:展览进京、赴港澳扩大影响力
“馆藏文物的价值体现在展览上,优秀的展览不仅可以让人触摸历史,还可以提升展馆的影响力。”黄志强介绍,自今年开始,江门市华博馆的展览也将开始“热身”,从软实力上为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增容”。
如何增强江门华博馆的展览影响力?江门制定了展览“进京赶考”计划,自今年开始开展华侨主题展览进首都活动。据悉,今年年底前,将由江门市华博馆制作一个华侨主题展览到中国国家华侨博物馆展出,现已确定了以“口供纸”为主要题材。另外,还将计划在三年内争取让世界记忆遗产展览进入国家博物馆展出,扩大“一个展馆”的影响力,从而擦亮中国侨都这张名片。
另外,还将加强省内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不仅要让展览进省博物馆,还要加强与珠海、中山等珠三角地区交流,不断深化完善展览,提高展示水平,甚至推动展览到港澳展出,加强与港澳侨胞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