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如何“走出去”?
5月28日,会展专家汇聚京交会,各抒己见,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吕继坚称,要鼓励会展企业开拓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作为京交会的重要论坛之一,中国会展业出展交流会5月28日在京举行,政府官员、学者、业界精英共议中国出展市场新局面。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吕继坚说,中国加入WTO之前,会展合作主要面向欧洲、美国和日本,近年来,境外展会市场不断扩大,中国要创新办展思路,鼓励会展企业开拓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吕继坚说,要加强出国展览监管、积极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和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境外展会不仅是展会本身或产品出口,更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
针对中国出展形式的变化,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慰平以德国为例指出三点:参展商年轻化,展商身份开始私人化、参展目的多元化,他介绍,根据统计,“80后”参展代表已达49.2%,“年轻人注重体验式的宣传手段,更接受在德国本土进行广告推广等”。他说,大陆参展商持私人护照的占93.2%,以前参展者去德国就是为了“卖东西”,但现在作为观众的比例在增高。
如何办好境外展?台湾贸易中心副秘书长叶明水认为,“一定要做好展位的宣传工作,让人知道摊位在哪里”,他介绍,两岸展览近年来合作不断增多,专注于商务洽谈等模式,他称,台湾展商一向很重视摊位的装潢、展位数量、传播渠道等。
华毅东方展览有限公司代表称,办展览要“因地制宜”,例如美国、欧洲对展览审图要求较为苛刻,对用电、消防、劳动力等要求较高;航空展对设计水平、工程制作建材要求颇多,“要多了解国际趋势,熟悉最新的声光电设备、环保材料应用等”,来自精彩东欧公司的代表则强调,境外展团吃住行等对接服务的重要性,例如在服务业不发达的地区,要提前安排好酒店。